衷情(1 / 1)

女孩子笑接道:“一年不见,到是黑了几分。”

公子腼腆的笑道:“是么?”

“你自己不知道。”

“你知道我向来不在乎自己的容貌。”

“听爹说你在江湖上已经很有名了。”

“很多人都这样说。”

“你没有留意?”

“没有,我行走江湖并不是为了求名,你知道的。”

“嗯。”

“除此之外,我与一年前并没有什么分别。”

“心呢?”

“也是一样。”

“真的?”

“为什么我要欺骗你?”

二人的手还搭在一起,四目相接,千言万语此刻都化作绵绵微风吹进二人的心房里。

她就是紫竺。

丁老爷的女儿,公子未来的妻子紫竺。

公子轻轻的问道:“你呢?”

紫竺娇羞的道:“跟你一样。”旁边的梅香忙笑道,公子小姐快别干站着说话了,这菜都凉了呢!

小姐笑道“正是,正是,哥哥快请坐,哥哥昨夜才来,招待不周,我做了几个不成样子的小菜,请哥哥品评品评,不好吃可别见怪。”

梅香接道“公子我们小姐早起听闻公子来了,立刻梳洗打扮,亲自下厨,精心准备了这几样小菜,公子好福气啊!”

小姐佯怒道“你这小鬼,还呆在这里干什么,不去给把食盒子端上来。”

“是是是”梅香笑盈盈地果然提上来一个银里花梨木西番莲花纹的食盒,打开里面是两碗香喷喷红彤彤胭脂色的粥。各位看官,你道这粥怎么是赤色莹莹的,莫非是胭脂红粉熬的粥?非也非也。且听下文。

小姐微笑着说:“哥哥出去这几年,想必见多识广了,我到要考考哥哥,哥哥看这粥,可知道来历吗?”

公子低头一看,红玛瑙一样的米粒,晶莹剔透,闪着红光,低头思索一阵笑道“当年圣祖皇帝经常跑到中海,南海去,就是今天的中南海一带。北海,中海,南海最早叫太液池。后来一直都是皇家的御花园。

在南海这个地方,圣祖皇帝曾建造一组房子。这座房子命名为丰泽园。划了一块地。这块地,除了房子,还种了一些田。那个时候天子非常重视农事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国家。历朝历代,皇上都必须重视农事。如果丰收了,天下太平。如果欠收了,这就可能要出事儿了,甚至可能动摇国本。所以皇上最担心的事就是庄稼怎么样了。如果欠收了,要赶快赈灾。老百姓如果吃不上饭,有可能揭竿而起。有可能政权不保。所以农事是非常看重的。

圣祖皇帝尤其重农事。你看看他经常和大臣聊什么啊?奏折来,奏折去。他的朱批来,朱批去。很多都是谈雨水,谈庄稼。谈各种灾情,都是谈这种东西。跟江宁织造曹寅,苏州织造李煦。他们的奏折来来回回。谈这些内容,谈的很多。这圣祖皇帝,他自己亲自在丰泽园种了几亩地,种了什么?种了稻子。你看看,他种的是什么?他种的是什么,当然是优良品种。

因为北方跟南方不同,南方稻到了北方不一定合适。那北方最好的稻种是哪里呢?就是河北玉田县。所以他在丰泽园里边种的都是玉田稻。他种的这种玉田稻,每年收成是在农历九月。他很关心长势,所以经常去田里边看一看长得怎么样。有一次是六月,六月还早着呢!圣祖皇帝就来到了这丰泽园,看看他种的稻子。一看,哎呦!有一棵稻子长的特别高。高出其他的稻子一块,而且其他的稻子是刚开始灌浆,这棵稻子六月里就已经成熟了。大穗耷拉着,长的颗粒饱满,而且颗粒还特别多。圣祖皇帝就觉得很奇怪?怎么回事?都一样的稻种,怎么长出这么一株来呢?就赶快把他采下来了,吩咐底下人说:第二年就用这个稻子做种子,然后就种出了一小片。结果没想到还真长出来了。长势非常好,又到了六月里,全熟了。其他的那几亩地里边的稻子还是跟往常一样,他还在等,等到九月份呢。六月份这一小片稻子就全熟了,哎呀,大喜过望。而且还有个特点这个稻子,这个稻子是红颜色的稻子,撵出来的米也是红颜色的。你看看这圣祖皇帝就高兴极了。于是就吩咐来年在接这种,然后都不吃,把这个全部都留作种。一年一年种下去,种了多少年呢?圣祖皇帝亲自种了四十年。你看看这么一个好皇帝。这种精神,说实在的历朝历代的皇帝中很少有啊!这种种出来的就叫做御田胭脂米。后来圣祖皇帝吃早饭的时候就吃这种御田胭脂米。再后来,圣祖皇帝说这种子好,要把他推广开啊!要多种,多收。那么在北方,显然这气象条件不如南方,江南。让他亲信的这些大臣,尤其是内务府的这些人,像两处织造,你看看,曹寅,李煦,江宁织造,苏州织造。把这个稻种送过去,仔细吩咐,这是什么稻种,怎么来的,你们怎么给我好好种。试种,种好了以后,给我送到京城来,送到宫里来。这两位在奏折中,不断地奏报,这稻子怎么种的,怎么收的,收成怎么样!不断地报告。这就是御田胭脂米,名字就这样固定下来了。

“只是这胭脂米速来珍贵非常,只是不知道从何而来?”

这御田胭脂米到底从何而来?且听下回分解。

最新小说: 千里横江如练 炮灰大师姐修魔后,修真界悔疯了 倚马莫凭栏 拒绝病娇的各种方式 乐园典故 人间道:天演 小师妹修无情道,但前任有亿点多 凡人修仙之真灵崛起 恶毒女修摆烂后,五个道侣争疯了 神豪直播:五位绝嗣道侣跪求原谅